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医院 > 健康科普 > 正文

进入冬季,糖友如何做“足”保护?

2025-01-20 14:02:23    字体大小【小】【中】 【大】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的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并出现溃烂、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肌肉及骨骼,导致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目前我国糖尿病足呈现出提高、截肢率明显下降,但发病率却逐年升高的态势。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

一、糖尿病足主要病因有哪些?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感染还有外伤引起。

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和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可导致下肢血流量减少,使足部缺氧及营养供应不足,故下肢皮温降低、疼痛、间歇性跛行、缺血,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坏疽等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感觉减弱或消失,使足部对于压力、异物或冷热的感受下降,故容易导致外伤、烫伤形成溃疡。如运动神经受损可影响足部肌肉,使肌肉萎缩,导致足部畸形;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导致皮肤分泌汗液功能下降,使皮肤干燥,容易诱发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一旦遭遇外伤,伤口难以愈合,又极易感染,使得外伤很可能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糖尿病足。

二、如何呵护自己的脚?

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改变,本身就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各种皮肤问题和外伤,所以相对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脚部健康。总结下,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

1. 戒烟:这里也包括电子烟,烟草中的某些成分会使小血管痉挛,加重糖尿病足症状。

2. 注意保暖:由于糖友对温度变化的感觉比较迟钝,日常要=要慎重调整温度。

3. 重视小外伤处理:推荐使用双氧水、碘伏清洁伤口,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如果几天后仍没有愈合的迹象,要及时就医,防止伤口进一步恶化。

4. 可以多泡脚:每晚用37℃左右的温水泡脚,泡脚前要先试好水温,浸泡时长10分钟为宜,泡完可以擦涂润肤露。‍

5. 鞋袜应舒适,忌走远路:不合适的鞋子摩擦或长时间的走路也可能会导致足部的外伤磨损。

6. 按摩下肢:在室内进行适当活动,多按摩下肢,可以有效地促进末肢的血液循环。

7. 养成每天观察的习惯:糖尿病患者要每天查看脚部是否异样,如果出现感觉迟钝、红肿等情况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除危险。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