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医院 > 健康科普 > 正文

冬病夏治 | 夏季也能吃膏方,入伏养生助健康

2025-07-28 09:09:33    字体大小【小】【中】 【大】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华医药的特色疗法,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中医认为,冬为阴,夏为阳,夏季特别是三伏时令,阳气充盈,是很多“冬病”(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治疗的较好时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中风后遗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疾病。此类疾病基本病机以阳虚亏虚,阴寒内盛为主。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三伏贴针灸(针刺和艾灸)膏方、汤药利用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说说膏方。

一说到膏方,很多人会认为,膏方不是冬天才能吃的吗?其实膏方不止冬天有,夏天也有。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选用君、臣、佐、使各类药物进行配伍,选用精制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取汁,经大火快速蒸发浓缩后加入细料、糖或蜂蜜等辅料,或稠厚如胶,或如块状。膏方充分体现辨证论治和个体化治疗原则,具有一人一方,针对性强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调治结合特点。

膏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夏季膏方要结合夏季气候、疾病谱、人们饮食习惯进行处方用药。三伏天补阳适合阳虚体质的人。阳虚体质的人,比周围人更怕冷,常年手脚冰凉,夏季也怕吹空调吹风扇,稍有不慎脚底生凉,更容易腹泻,经常感到背部、腹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除怕冷外,还会表现出精神萎靡,更容易疲劳,少气懒言、白天嗜睡、夜间多梦,部分人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等。阳虚还会影响生殖与泌尿问题,如女性可能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经血色淡或经期延长,白带清稀量多;男性可能出现性欲减退、勃起障碍、遗精或夜尿频多;部分人群存在小便清长、夜尿增多(≥2次/晚)的情况。

类人群冬病夏治外治散寒温阳为主可借助针刺和艾灸提阳气。同时也可以利用夏季膏方内治温煦五脏,起到内外相合,阳从内生而外无寒邪,起到由内而外的全面治疗作用。

还有一类人群也比较适合膏方夏治,近年来比较常见的“病毒感染后疲劳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白领综合征”的患者群体。这类患者在感染病毒后,或者长期加班加点熬夜工作后,明显出现疲劳、乏力、心慌心悸、动则气短、虚汗自流、心神不宁、夜寐不安等多是由于“心气”受损这类患者,使用夏季膏方能够快速填补损失的心气,使得患者增强抵御冬季病毒的流行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

同时也要提醒,膏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盲目用药。服用膏方时,需要忌口,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同时,也要避免与其他滋补类的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